2013年1月27日 星期日

[微創誌]從FoodRobot經歷的失敗看精實創業

最近又再做FoodRobot的改版,希望能更加優化解決問題的方案。

因為我很愛吃,但又非常不喜歡踩雷,所以之前的專題便以"如何找到好吃的餐廳"當作題目;從頭開始學寫程式,架網站,讀很多跟創業有關的書籍,考慮使用者體驗等等。這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很多事情遠比當初預計的要麻煩也更繁瑣,包括請使用者來試用的文案是要怎麼寫?是用生動有趣的文字比較好?還是營造出一種專業跟機會難得的感覺?

從學期中FoodRobot_v1.0.1做美食拍照上傳評分SOP的徹底失敗,到FoodRobot_v2.0.1做專業食記網誌彙整去驗證一些假設,以及正在開方中的FoodRobot_v3.0.1,想要在這邊分享一些切身的體驗與實行"精實創業"概念的想法。

FoodRobot_v1.0.1做的其實跟現行的App沒有太大不同,只是我們希望透過設計良好的評分機制去創造一個可以量化的標準,讓人們足以找到沒去過但又好吃的餐廳。結果也發現許多幫食物打卡拍照上傳的App為什麼做不起來;除了那些真正有Passion的少數早期使用者之外,一般人就算你苦苦哀求他替今天吃的大餐拍照,那張照片有95%以上的機率永遠躺在手機的記憶體裡,更何況那些不是"大餐"等級的食物。這也是第一版失敗的最主要原因。

去建立一個更好的評分機制是我們一廂情願的想法,四星或是五星對於使用者而言差別不大,不過評分機制還是有它的價值存在,對於越長期的事務越有其價值。但是台灣的餐廳能撐過5年的只有5%,很多餐廳是因為宣傳不佳而收掉,依靠長期去累積優良評價救不了這些懷著夢想卻脫離現實的餐廳。

既然依靠大眾建立DataBase這個方式看起來不可行,我們便打算在FoodRobot_v2.0.1導入專業美食部落客的食記,也認真將精實創業的概念付諸實行。第一版的網站總共開發了六個月的時間,第二版從構想到付諸實行到請使用者來試用總共只花了三個禮拜的時間。當然因為Programming的能力有所提升所以加快了開發速度是一個因素,但最重要的是強迫自己奉行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的觀念,優先開發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功能,因為關於這個核心功能的假設如果失敗,所有的時間就是浪費掉了。

FoodRobot_v2.0.1中驗證了很多假設,讓我更清楚未來的方向應該是什麼,但離開發中v3的概念還有一大段的距離。很多概念都是必須跟外界激盪之後獲得的,當初的想法"如何找到好吃的餐廳"本身並不是一個足以商業化的構想,但透過學習驗證跟似乎就慢慢看到一個可以走的方向。


這是PC-Home董事長詹宏志先生跟AppWorks創辦人林之晨先生上節目的訪談,裡面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內容。裡面也提到,就算實行了精實創業的概念,也只是讓成功率從1%變成2%。但那也是自我實現的一個證明。

創業是一個認識真實世界的過程,去看得更多想得更多學得更多。

Keep Hacking Everyth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